质量保障
川科教学简报【2020】第5期

本期要目

◎ 合理安排师生返校节点,确保线下复课有序开展

◎ 聚焦教学管理关键环节,推进教学计划稳步运行

◎ 细化评估内容责任分解,助力技师学院顺利申报

◎ 内培外引完善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专业水平

◎ 科学探索课证融通方式,落实试点工作周报制度

◎ 错时错峰配合疫情防控,分批分类有序发放教材

◎ 强化教学质量动态监控,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抓细抓实期末教学任务,严格把控学分制度管理

               ◎ 精心组织升本考前培训,强化监考人员责任意识               

◎ 开展课外分组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积极参与教师能力大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一、 合理安排师生返校节点,确保线下复课有序开展            

凝心聚力、防疫复课两手抓。我校严格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有关事项的通知〉》(川教函〔2020〕179号)要求,经眉山市高校返校复课评估组核验,报四川省教育厅同意,于2020年5月27日起,安排学生错峰错时、分批分段,有序返校复课。其中,10000余名的2018级、2019级非毕业生于6月4日起陆续返校。教学事业部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及教学工作的需要,制定了《返校教学工作安排节点表》《返校复课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安排》等制度文件,并对重要时间节点、教学准备自检工作和其他事宜进行了提示,确保线下复课教学平稳有序推进。

图片.png

            图为教学事业部提示二级学院做好教学准备自检工作等事宜

以生为本,分类施策。各二级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院级返校复课教学安排》,各门课程制定《复课开学教学实施计划》,完成线上学习效果摸查,制定串讲、课内实训、复习安排等系列教学活动。经过前期的精心安排和周密部署,返校复课第一周,开设了总共423门课程,学生出勤率近97%,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效果良好。

图片.png

图为二级学院线下复课教学情况

二、聚焦教学管理关键环节,推进教学计划稳步运行

疫情为令速防控,学院师生“一盘棋”。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复学工作,教学事业部根据学校相关部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由教学事业部西区负责人对我校西区复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制定了《教学事业部东区开课检查安排表》,联合二级学院认真开展复课检查工作,对课堂秩序、教室学生座位分布是否合理、是否佩戴口罩等事宜进行了抽查,严格按照“立体化统筹、网格化强责、亲情化服务、常态化防控”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工作环节、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安全,教学计划平稳、有序推进。

 图片.png

图为教学事业部东区开课检查安排表

聚焦教学管理环节,是确保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二级学院积极推进质量文化建设,成立了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把“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在日常教学中对课堂情况进行随机抽查,针对线下教学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全面梳理,着力解决线下复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落实授课教师线下教学工作总结,确保学生返校复课顺利开展。

图片.png

图为二级学院督察小组对课堂情况进行督查

教学质量不打折,教学水平不缩水。教学事业部与二级学院协同“打好质量拳”,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和学习过程管理,是深刻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质量文化”教学理念的有力体现。

三、细化评估内容责任分解,助力技师学院顺利申报

多方协同,全面提升“软实力”。教学事业部配合我校拟成立的四川科技技师学院开展评估工作。根据《四川科技技师学院评估标准》,制作了《四川科技技师学院专业评估任务分解表》。围绕办学方向、办学质量、培养模式、学校管理五个模块,将评估工作所需材料细化分解,责任到人。部门人员相互协同,全力支持,高质量的整合及提供了近三年学校在校生数据统计、学生名册、学期教学任务表等资料。

图片.png

图为评估专家到二级学院实地考察

反复打磨,精推细敲。根据专业设置的评估标准,二级学院组织各教研室召开专业设置市场需求调研报告撰写工作专题会议,成立报告调研撰写工作领导小组并部署相关工作,在充分调研分析和认真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由教研室主任及相关负责人完成报告撰写工作,学院负责人进行审核,不断完善和充实相关内容,为四川科技技师学院的成功申报贡献一己之力。

图片.png

图为二级学院专业设置市场需求调研报告提交材料

在此次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我校利用内涵建设和资源整合等作为基础条件,在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过程中,通过路径选择和模式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四、内培外引完善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专业水平

科学设置,反复考量。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各专业建设的管理与指导,切实有效的开展专业咨询、专业建设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专业培养过程的优化等工作,教学事业部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文件精神,在学校领导及多方部门的审批下,对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了调整。针对不同阶段制定了相关文件,如《关于重组二级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的通知》(川科教发〔2020〕18号)、《关于调整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名单的公示》(川科教发〔2020〕22号)、《关于调整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决定》(川科教发〔2020〕24号),体现了决策的合理性与公开性,推动学校第一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图片.png

图为关于调整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的相关文件

层次丰富,内核多元。在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队伍中,由党委书记黄维兵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校长助理兼教学事业部处长为专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教学事业部副处长张满效为秘书长。除了校内各二级学院、相关职能处室人员外,还有校企合作专家及学生代表担任了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充分满足不同专业的建设需求,有利于我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吸收多方建议,总结出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新经验。

五、科学探索课证融通方式,落实试点工作周报制度

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精神,推进职教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做好2020年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我校根据第三批培训评价组织的要求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试点院校申报系统操作手册的标准,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申报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共审核通过50个1+X证书制度试点,其中包括6个高级、26个中级和18个初级证书试点,涉及34个专业。

图片.png

图为我校审核通过的50个1+X证书制度试点明细表

为了解我校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根据四川省1+X证书制度试点办的要求,教学事业部组织10个相关学院填写1+X证书制度试点周报。立足我校实际情况,明确周报负责人,并对撰写工作进行指导和审核,进一步提升周报质量。从全局出发,综合整理,总结工作经验,汇聚典型案例,反映有关困难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等,协同技能培训学院及时、准确的报送了工作进展。

图片.png

图为二级学院1+X证书制度周报负责人情况统计及制度试点工作周报

图片.png

图为我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周报

深刻贯彻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六、错时错峰配合疫情防控,分批分类有序发放教材

疫情防控新形势以来,教学事业部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工作措施,加大保障力度,按照“错时错峰、分年级分班分人”的新教材发放指示,积极采取措施制定详细的发书安排表。在我校学生有序分批错峰复学之前,教学事业部在后勤保障部门的协助下对东区教材库进行了搬迁,并对教材进行了分类清理,为分批分类做好教材发放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充分保障了学生返校前后的教学衔接和平稳过渡。

图片.png

图为东区教材库搬迁现场

图片.png

图为2019级、2018级教材发放时间安排表

教材的及时安全发放,是教学事业部认真贯彻学校疫情防控总要求的体现,既避免可能造成的聚集风险,又满足了学生对纸质教材、教辅的需求。

七、强化教学质量动态监控,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学生评教是学校教学评价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教师自评、同行评教、专家评教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教学事业部根据《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有关教学质量评价相关规定和教学工作安排,制定了《关于开展2019-2020学年第2学期学生评教工作的通知》组织学生评教,从侧面掌握学校的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图片.png

图为《关于开展2019-2020学年第2学期学生评教工作的通知》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业成果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评价。教学事业部组织二级学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将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评价;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持续推动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业成果的提升;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不断优化教学过程,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八、抓细抓实期末教学任务,严格把控学分制度管理

紧抓教学,标准不降。为了保证我校期末阶段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进一步梳理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情况,促进教学思想碰撞、教学方法提升、使得教学工作的研讨常态化。教学事业部在图书馆1023遵义厅组织召开了2019-2020第二学期教学工作专题会议。

图片.png

图为2019-2020学年第2学期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现场

会上,校长助理兼教学事业部处长高莉对我校单招考试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表示了肯定和赞扬,同时,她强调了教学管理中工作思路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返校复课工作、1+X证书制度周报工作等进行了具体安排,确保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促进疫情防控期间课外实践教学有力推进。

图片.png

图为校长助理兼教学事业部处长高莉讲话

教学事业部副处长张满效对期末考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澄清和纠正,他强调了补考、重修与学生顺利毕业之间的关系,并要求二级学院要不断完善期末考试试卷命题的质量,严格把控,反复筛查,把握时间节点,统筹抓好我校期末考务工作的同时,也要全力配合我校技师学院专业评建、新专业申报和重点特色专业遴选等,开创我校专业建设新局面。最后,教学事业部各中心负责人分别就近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汇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与教学任务。

图片.png

图为教学事业部副处长张满效讲话

统筹部署,详细安排。在会后,教学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对接二级学院,针对网络选修课、重修、补考、期末考试等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2017级学生选报网络选修课程的通知》《2017级补考工作安排表》《2017级重修报名时间安排表》等文件和表格,并对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反复提醒、期末考试课程反复核对。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把控学分制度管理,为学生顺利毕业提供条件。

图片.png

图为2017级补考、重修工作安排表

图片.png

图为《关于2017级学生选报网络选修课程的通知》

九、精心组织升本考前培训,强化监考人员责任意识

根据《四川省关于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通知》(川教函〔2020〕243号)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跨校“专升本”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了“跨校”专升本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了专升本领导小组会议和考务协调会,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应急方案,对安检、监考、考务人员和志愿者分别进行了培训,对考试期间考试安全、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和细致安排。

图片.png

图为教学事业部召开2020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考前培训会

本次考试组织到位、部署周密、准备充分,在学校领导和对口学校特派人员的全程监督下,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全体考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

十、开展课外分组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为确保落实实践教学日常管理,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教学事业部制定了《课外分组实践教学方案模板》《课外分组实践安排表》《课外专业分组实践课表》,组织二级学院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课外分组实践活动”,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审核。

图片.png

图为二级学院课外分组实践教学方案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一直坚持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互巩固原则,学生既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多样的实战经验,用理论去引导实践,也通过实践去强化理论。二级学院开展实训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德才兼修。

图片.png

图为二级学院实践教学现场

十一、积极参与教师能力大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育训并举。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在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水平提高,构建我校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良好生态。教学事业部向二级学院传达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0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川教函〔2020〕261号)文件精神,组织二级学院踊跃报名,目前共有5个教学团队提交了参赛资料。

图片.png

图为《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0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

聚焦高阶思维培养,提高参赛作品质量。教学事业部严格按照比赛要求,围绕参赛作品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进行审核,高度重视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对教师是否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织形式和资源提供等进行考察,充分锻炼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达成、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图片.png

图为我校200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职组)参赛名单











































来源: 本站 日期: 2020-07-10

10

教学周

点击查看本学期校历
课表
考试安排
成绩提交
信息查询
四六级
空闲教室
Copyright © 2006-2019 SCSTC.CN 招生咨询电话:028-36792608、36792609、36792611、36792612 招生咨询QQ:800067858
学校地址:四川省天府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花海大道大学路1号 四川省环天府新区天府大道陵州大学城1号 蜀ICP备18005196号-1